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括括:
见字如面!
这是你长大后第一次离开家,也是我们一家人有史以来(笑)分开的最厉害的时期。
记得以前晚餐时,是我们一家人每天最轻松也是最快乐的时光,为了让你在最紧张的学习中,不因为营养不好导致身体出问题,我和爸爸每天都变着花样搭配饭菜,结果是常常把晚饭变成了美食品尝进行时,边吃边聊,你也把学业上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困惑伴着美食一起解决掉。不必像现在还要写信才能交流!
掐指算算,距离去年的艺术类考试整整过去了一年,农校也马上要迎来新一批参加单招考试的孩子!妈妈的感慨也很多!不管考的是什么学校,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倒是差不多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个更好的机会和席位,能为自己的未来和理想努力奋斗!
在中国,竞争如此激烈,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要开始为孩子的未来谋划,小到学什么才艺,大到职业方向,甚至于进入哪个阶层。然而,作为家长,真的能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问题吗?做家长更多的时候是以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但中国30年来的巨大变化,真的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能够预料到的?并且未来30年的变化我们能掌控吗?很多20年前看起来近乎真理的老观念崩塌了多少?!我和爸爸虽然为你谋划了很多,却也不敢说我们做得很到位。
也许这种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选择,那就是选择一份职业或者工作,奢侈一点说是热爱的,通俗一点说是喜欢的事情来做!未来即使遇到挫折或不顺利,也能因了这份热爱或者喜欢坚持下去,等到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毕竟国家层面上的就业舆论都在讲,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众创业的反面解读就是因为就业压力山大呀!
妈妈做为一个老师,看到太多的孩子每天混课堂,不喜欢自己学的专业,3-4年的大学生活没有目标,还要无时不刻和专业课老师、“枯燥的”专业课程学习搞“对抗赛”,这样的大学生活乐趣在哪里?得给未来的记忆里留多少疲惫不堪啊!
生物学上说长错了地方的植物叫杂草,就学业上说,选错了专业的好孩子就变成了混子!
艺术这条路很多人都不看好,认为是文化课不好才迫不得已选择了这个方向,但我们自己知道,并且也已经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是被逼无奈,只是因为喜爱,所以目标明确!因为能看到未来,所以才能做到自律!从小到大你一直都很自律,这样你在离开家,离开父母以后,仍然能够做到不混毕业证,不混课堂,不混日子!不管能否做到世人眼中的成功,我们都认为你的人生是成功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毕业演讲,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选择喜爱专业之所以重要的科学道理,深以为是,与你分享。
当个人爱好和能力与工作性质匹配良好时,就不容易疲惫厌倦,那我们努力的边际成本就会低于常人;而同样的努力和付出,边际收益就高于常人,相对更容易取得阶段性成果,而激励自己更为努力,形成良性循环!这时学业和工作就不再是无趣的,不会分分钟要逃离!
不过,因为妈妈的经历,我觉得该对上面的理论再做些补充。一个人喜爱的学科并不会总是唯一不变的,虽然妈妈在40岁之前也分分钟想逃离农业,但是真正深入农业后才发现农业涵盖的范围太广!广大到能够包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想象。爱生活的人自会找到吸引我们的空间!这话说得有点玄奥,但懂得的自会懂得!只是我们看事物的视角要做很大的改变!最近这些年家庭软装开始流行园艺风就可看到端倪,据说英国女王都热爱园艺! 让我们都为自己庆祝吧!为我们都找到了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而庆祝!这还真是一件经历无数困苦才能做到的事情呢!真的不容易!也因此才值得用文字来给现在做一个纪念!
今天先写这么多吧!不过话说回来,要努力学习!也要科学安排学习和休息的节奏!有张有驰才是文武之道!
祝好!
爸爸妈妈
2017年4月7日
作者:王宁,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系教师,副教授。
评语:给儿子的一封信,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给一个学习艺术的孩子的鼓励,母亲是从事农业教学工作的,孩子是从事艺术学习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都是不被普通百姓看好的专业,但母亲的孩子却都是从自己的真心出发,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文字真情流露,语言清新,内容励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