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子类: 关键词:
教研参考  
学术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参考 > 学术视窗  
数智时代,如何培养新质人才?
作者:高职教育研究所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4-27 14:48:26 访问次数:203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发展需大量创新人才支撑,需培养新质人才,他们应具备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体系,注重广度和多领域融合。新质人才通过智能技术加速知识迭代和技能提升,推动生产力发展。培养需宏观视野和系统思维,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AI渗透新质人才梯队的整体发展格局。

       1.什么是新质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教育系统亟需为新质产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质人才,而新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体性力量。新质人才是新模式的创造者、新产业的引领者、新业态的塑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赛道的竞跑者、新动能的提供者,也是新优势的建设者。

       新质人才除了拥有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体系外,更注重广度和多领域的融合,是为新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要有新的知能结构与前瞻思维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新质人才的成长不仅是简单的技术知识“1+1+1”式的累加,而是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实现“×2、×3、×4”的倍增乃至指数式跃迁,以创新和高效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推动力。

       2.新质人才的特征

       人工智能对知识工作者、智能创造者具有极强的赋能作用,对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也包括对教育领域的融合性。

       新质人才需要具备:持续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具备较强的人机协同能力、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通过开拓精神与跨边界学习能力,彰显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进而建立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合作能力。

       新质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应当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知识的快速迭代与技能的加速迭代,将科技知识技能转化为数智化的劳动工具与数据化的劳动资料,并加速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3.新质人才的培养

       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宏观视野和系统思维,以智能渗透、科教融合为主线,坚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链+创新链”一体化谋篇布局,实现全链条全方位融合、上下衔接和横向有序的连接,为体系化保障新质人才培养形成整体合力。

      基础教育:细化融通培养机制,以素养导向的AI教育培育新质后备人才。基础教育是新质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创新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 也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开发训练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素养的培植, 关系到未来教育工作中的潜质与发展。

      高等教育:依托智能学科平台,以“AI+X”微专业塑造新质中坚人才。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质人才的中坚力量与主要阵地。高等学校需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自主培养引领未来的新质中坚人才,以便依托新质人才向国家与社会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职业教育:建立数字孪生平台,以产教融合认证发展新质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新一轮科技创新催生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带来新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升级,牵引职业教育专业与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的循环升级和螺旋式上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造就一批“学AI、用AI、创AI”的新质人才队伍,而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融入育人全链条,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通过培育新质后备人才、塑造新质中坚人才、发展新质技能人才,构建AI渗透新质人才梯队的整体发展格局。

      培养新质人才要有预见性、全局性,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对新质人才的认定和培养,不能以选拔为条件或以已经达到某种高度或作出某种贡献为衡量指标,因为人才是连续性成长的,人人都可以成才,未来的新质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潜质的AI原民,AI原民培养要以挖掘潜质和拓展能力为基础。

下一篇: 教师数字化转型须破解三重障碍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熊岳镇 邮编:115009